在無數的嘗試之後,我想發表/分享我的一個自創的AI Workflow (針對建築/室內設計);這裡面結合兩個AI,因為截長補短的需求考量而生的。
我目前比較深入使用及控制的大約有10個AI機器人,每一個我都測試它們同樣的指令,然後觀察每個BOT的表現。
下面這套圖,是以Arko AI先對SketchUP的模型做初步的運算,然後再將這個運算結果給Midjourney重製;Arko AI的優勢在於,它能讀3D檔案,follow格局及量體,但醜 (sorry...但我相信它只是還需要時間學習)
而Midjourney好看,但是太發散;結合兩者的話,我能得到一個比較收斂、量體大致符合的畫面。
雖然目前,仍然無法完全的約束人工智慧的generate,因為這就是擴散模型的工作方式;但今天不行不代表明天不行,也許明年甚至下週,AI又會有更多的成長。
這是我第一次握著一個工具,而它在手上不斷的變化,很難握住它,像怪獸的怪獸書,像有著翅膀飛來飛去的鑰匙;我猜我們只能邊學邊用,然後一邊前進,想辦法拿到魔法石。
它們不是真人,是我用AI生出來的,只是試試V5在細節上的表現
我拒絕給她加上黑眼圈的提議,我認為建築人應該要讓自己好好生活,你才可能為業主設計出好的生活。
讓AI學習Q-LAB辦公室的隨機照片後生成的模擬影像
留言
張貼留言
在此輸入您的留言,以及使用電子郵件訂閱後續意見至您的信箱